首页

女王调教迅雷种子

时间:2025-05-30 05:52:05 作者:青藏高原“幽灵祖先”和南亚语系族群如何起源?古基因组研究揭秘 浏览量:52240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青藏高原人群的“幽灵祖先”源自哪里?南亚语系族群如何起源扩散?这两个问题因长期以来缺乏直接来源的代表性人群和一直存在争议而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团队通过成功捕获和测序来自17个遗址的127例距今7100年以来的云南古代人类基因组,历时9年研究揭秘青藏高原“幽灵祖先”之谜,证明“亚洲基部兴义祖先”是青藏高原“幽灵祖先”之一,并揭示南亚语系族群的遗传起源和扩散模式,发现“云南中部祖先人群”与当今南亚语系人群密切相关。

上图:东亚南部的人口迁徙、更替及深度分化祖源的保留;下图:在距今5500年后,云南地区的人群呈现出多样化的祖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供图

  这项古人类基因组的突破性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团队联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不仅填补了东亚和东南亚史前人群遗传数据的关键空白,还深入探讨了云南作为多元人群交流枢纽的关键作用。北京时间5月30日凌晨,相关成果论文获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以亮点文章推荐形式在线发表。

  揭秘青藏高原“幽灵祖先”之谜

  论文通讯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付巧妹研究员介绍说,此前研究表明,自5100年前至今,青藏高原人群的遗传成分约80%源自9500-4000年前的中国北方人群,但剩余的20%来源一直不明,被学界称为“幽灵祖先”。

  本项研究发现一名距今7100年的云南兴义遗址个体,其基因组中携带一种此前未被识别的、深度分化的亚洲遗传成分,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亚洲基部兴义祖先”(兴义祖先)。进一步分析发现,该遗传成分不仅在古代青藏高原人群中有贡献,也在现代藏族基因组中保留,证明以兴义祖先为代表的古老人群,正是此前学界推测但未能精准定位的青藏高原“幽灵祖先”之一。

  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关于青藏高原早期人群起源的空白,基本厘清青藏高原人群的遗传起源问题,拨散了“幽灵祖先”的疑云。研究表明,兴义祖先人群至少在距今4万年前就已从其他亚洲人群分化,并在云南地区长期存续,直到至少7100年前仍有人群携带这一成分。另外,更早的1.1万年前的广西隆林个体也含有兴义祖先成分,是兴义祖先成分和古南方成分的混合,但该成分在广西距今8000-6000年人群中急剧下降,且历史时期人群已消失,并在青藏高原人群中得以保留,成为其遗传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首次从遗传学角度精准识别青藏高原“幽灵祖先”之一,不仅为高原人群来源提供关键线索,也为东亚人群的迁徙和演化过程提供新的证据。

  揭示南亚语系族群的遗传起源

  付巧妹指出,南亚语系族群(如佤族、布朗族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地的部分民族)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其起源及扩散模式长期存在争议,尚不清楚他们的起源地、扩散时间、扩散路径等问题。目前主流假设主要基于语言学推测提出不同的起源地,但缺乏直接的遗传学证据。

  本项研究首次通过基因组数据发现,云南中部距今5500-1400年的人群携带一种迄今未被识别的独特东亚祖源,不同于东亚北方或南方人群,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云南中部祖先人群”,并发现这一祖源与当今南亚语系人群密切相关,这表明,云南可能是南亚语系族群的早期核心区域之一。

  结合考古学、语言学和遗传学证据,研究团队推测,南亚语系族群可能沿红河流域向东南亚扩张。滇中祖先人群的遗传成分不仅出现在古代东南亚人群中,还在广西部分历史时期人群中有所体现,很有可能南亚语系人群从云南中部地区沿中国红河流域向东南亚扩张的迁徙模式,而非之前认为印度或者东南亚起源。

  这一发现刷新了南亚语系起源的相关假设,提出云南中部的重要性,并促使学界重新审视南亚语系人群的形成与传播模式。

  云南是史前人类多元交流枢纽

  本项研究还揭示,早在青铜时代,云南已成为不同族群交流与融合的中心,并展现出高度复杂的人群结构:

  云南西部人群以东亚北方祖源为主,与黄河流域农业人群存在遗传联系。相关古代个体分别来自磨盘山遗址、白羊村遗址、高寨遗址、堆子遗址、红土坡遗址、大墩子遗址、江西坟遗址、江边遗址、腊甸遗址、吉岔遗址。

  云南中部以云南中部祖先人群为主,成为南亚语系族群的重要基因来源,主要遗址包括兴义遗址、古城村遗址、海宝山遗址、金砂山遗址、金莲山遗址、学山遗址。

  云南东部人群兼具东亚南方和云南中部祖先成分的混合特征,主要来自距今3444-3180年的大阴洞遗址。

  此外,兴义遗址研究揭示出人群生业模式的演变,结合同位素研究发现,兴义人群在距今4900年前开始从狩猎采集向农业过渡,历经狩猎采集(7000-5300年前)、采集与农业混合(4900-4300年前)、更集约化农业(3800-3300年前)的过程。其中,从距今7100-5500年观察到的遗传变化,是狩猎采集者内部的转变。不过,尽管食物结构发生变化,兴义人群在5500-3300年前的遗传结构保持稳定,说明生业模式的变迁并未伴随外来人群的大规模迁徙,向农业实践的转变也并未伴随着祖源成分的变化。

  同时,研究团队通过对云南金莲山遗址(2000-1400年前)和高寨遗址(2500-2100年前)的分析,发现墓葬中的个体可能跨越3到10代以上的家族谱系。这表明,史前云南人群高度重视家族血缘关系,并可能遵循稳定的宗族葬俗,从而为古代云南社会组织、家庭结构和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也有助于探讨东亚地区早期社会形态的演变。

  本项研究成果对理解青藏高原人群来源、南亚语系族群的起源以及云南作为人群交流枢纽的作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结束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3月1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邮政纪检监察组、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邮政浙江省分公司原高级资深经理李金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邮政纪检监察组和浙江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上海:“国粹”破圈融合 岐黄丹青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

7月30日电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援引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7月30日凌晨1时25分左右,宫崎县以东近海海域发生5.2级地震,最大震感为震度4,震源深度40公里。

(文化中国行)山东东营:现代石油城市迎来世界自然遗产新名片

本届科博会设置了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发展等6个专题展区,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300余家,并首次设立了东盟展区。马来西亚技术与创新研究加速器首席生态官萨夫万在会展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的50周年,中国在创新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将见证更多来自中国的新创新、新想法的出现。中国对一些国家开放免签政策是非常棒的决定,这表明中国在商业方面非常务实,敞开大门欢迎我们来合作经商。(谢龙飞 北京报道)

安理会未通过巴以问题决议草案 中方:美方草案在停火问题上回避躲闪

“地方为满足无人驾驶汽车示范运营需求,会出台一些地方规范,比如要求购买保险、遵守交通法规、配置安全员等,这是很好的立法尝试。”西南政法大学科技法学研究院副院长郑志峰表示,在接下来的自动驾驶立法过程中,要在全国层面进一步明确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准入标准、车辆的管理使用规则、事故责任承担规则等。

“漂”在景区的表演者,安全和健康权益如何保障?

这一动向也代表着杭州的重要方向。其官方明确提出,将着力在构建杭州特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上下功夫、求突破,有力有效推进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完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基础各项具体任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